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例鸡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2024-04-24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一例鸡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摘要 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制措施等方面介绍了一例鸡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过程,以期为鸡新城疫的治疗与防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新城疫;大肠杆菌;诊治

中图分类号 s85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3-0280-01

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较高。我国目前普遍采用以新城疫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该病的大规模流行,但由于免疫程序不合理或免疫方法不当,鸡新城疫仍时有发生。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大肠埃希氏菌的各个血清型是各种动物肠道内的常驻菌,因此其分布极为广泛,发病率也较高,并且多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如果两病同时并发则死亡率更高,使养鸡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发病情况

2007年10月9日,我镇某养殖场报告我站,该场饲养的罗曼褐育成蛋鸡4 000余只,于2日午时出现发病。2d后,死亡和新发病的数量开始变多,每天死去鸡只达15~16只,多者将近100只。至发病症状出现7d后,已累计死去500多只,发病率为35%,死亡率为12.5%,虽然使用多种防治药物,却仍然无法控制发病继续增加。其他鸡棚快33周龄的产蛋鸡由于及早隔离无发病现象,仍然

保持96%左右的产蛋高峰,产蛋率无影响。 2临床症状

经询问场主及现场临床观察,病鸡体温高达42~44℃,表现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张口伸颈呼吸,呼吸时发出“呼噜”声,咳嗽,腔中分泌物增多,摇头并有吞咽动作,企图将黏性分泌物排出;下痢,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病程稍长,发病鸡出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无光泽,垂头缩颈,翅膀下垂,冠和肉髯发绀,眼半闭或全闭似昏睡。同时产蛋率下降10%~30%,软壳蛋增多。 3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各处黏膜和浆膜出血,特别是腺胃乳头和贲门部出血。心包、气管、喉头、肠和肠系膜充血或出血。直肠和泄殖腔黏膜出血。卵巢坏死、出血,卵泡破裂性腹膜炎等。消化道淋巴滤泡的肿大出血和溃疡是nd的一个突出特征。消化道出血病变主要分布于:腺胃前部-食道移行部;腺胃后部-肌胃移行部;12指肠起始部;12指肠后段向前2~3cm处;小肠游离部前半部第1段下1/3处;小肠游离部前半部第2段上1/3处;梅尼厄氏憩室(卵黄蒂)附近处;小肠游离部后半部第1段中间部分;回肠中部(两盲肠夹合部)。盲肠扁桃体,在左右回盲口各一处,枣核样隆起,出血(而不是充血),坏死。心包炎,心包内积有淡黄色含纤维素性液体,心包膜混浊增厚;肝肿大、边缘钝圆、中间有小的白色结节,整个肝脏被一层纤维素性薄膜包裹;脾、肾多有充血和淤血。 4防制措施

(1)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尽量减小昼夜温差,减少饲养密度及应激因素。

(2)做好鸡舍环境消毒工作,鸡舍用10%的菌毒清(稀戊二醛)按1∶200倍稀释,带鸡消毒,1次/d;料槽、水槽用季胺盐类消毒剂消毒。

(3)紧急免疫接种。用鸡新城疫iv弱毒疫苗5倍量饮水,强化免疫。

(4)药物综合防治。用恩诺沙星加电解多维饮水,2次/d,连用3d,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应用植物血凝素、黄芪多糖,混饲,1次/d,连用3d。

采取如上措施后,病情逐渐好转,大部分鸡食欲增加,精神好转,恢复正常。 5体会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在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时往往发生该病。也常发生许多传染病的继发性疾病,使症状复杂,病情加重,诊治困难。预防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主要手段之一。试验证明,在对鸡群进行新城疫首次免疫时,改弱毒疫苗饮水免疫为点眼或滴鼻免疫,同时注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效果最佳。该鸡群发病前已接种过新城疫活苗和新城疫油苗,很可能是鸡群感染大肠杆菌,导致机体免疫水平下降,造成非典型新城疫发生。鸡感染大肠杆菌病,治疗药物选择面小,用药物治疗很容易复发。实践证明,用本场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制成菌苗,在用药物

治疗的同时进行接种,停药后疫苗产生的抗体足以抵抗大肠杆菌的感染,效果很好。 6参考文献

[1] 李光辉,陈立军,高俊杰.中草药预防鸡新城疫病毒感染的试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655-656. [2] 曹立辉,丁金荣,王雷.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的诊治病例[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12):77.

[3] 刘文森,王学林,王承宇,等.抗鸡新城疫复方中药制剂药理作用与临床试验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6):680-683,693.

[4] 李培庆,李敬玺,王选年,等.9381杀灭剂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研究[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4(1):43-46. [5] 琚学瑟,陈登峰,张玉明.鸡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